2018年12月8日星期六

Girl, interrupted

圖片來源 (Art Santa Fe)
Posted by: Kathy Wong

不經不覺,這網誌已有兩年。開始寫網誌,除了想分享在製衣上的知識,其實亦希望能藉此發展出另一門事業 (如:有關製衣的Workshop) 或興趣 (如:製作網頁)。而最主要的原因,是我了解自己是一個不會甘於用「煲劇」、玩「Candy Crush」去 “kill time” 的人。

有理工同學蠢蠢欲動又想「搵書讀」,她最近在群組問了一個問題:「究竟是要有 MBA先做經理,還是做咗經理至可以讀 MBA?」。因為MBA課程很多時要求申請人要有「經理」經驗。我的回覆是:「你嘅問題即是 : 啲人係 “黐線” 入精神病院,還是入咗精神病院至變成 “黐線” 呢?」。我的回覆不是諷刺,不是「玩嘢」,可能是有感而發。

2018年9月17日星期一

THREAD

Posted by: Kathy Wong

「有時我哋忘記咗我哋係幾咁幸運,而幸福並唔係必然架!」- 一句來自公益金廣告的說話。這廣告在我小學時出現。小朋友時識字有限,沒有想過幸福不幸福,但很多事感覺是理所當然。突然間,有一個廣告出現,告訴你這些都「唔係必然架!」,小小的心靈都感覺有點震盪,尤其是我當時名副其實是一名「電視精」,電視內的說話我會好深刻。

「幸福並唔係必然」仍然會經常聽到。80後、90後、千禧後出世的,可能不用到小學已聽到很多成年人跟他們說這句話。正因為由細聽到大,變了「老生常談」,就好像舊時代經常聽到的「人有三衰六旺」。現在是當旺或是發霉,都不會想起這句說話 (這是我小時候常聽到的「老生常談」,現在落筆寫出來都覺得有點 “老土”!)

到現在的「打波至嚟落雨」,是「好事」?是「壞事」?沒有人可以給答案。要「打波落雨」和「打波唔落雨」兩件事平行發生,才會知道最後結局,或者只有電影世界才可以製造一個「答案」。

2018年7月22日星期日

淺談紋身

Posted by: Kathy Wong

曾經在理工大學修讀過一科叫 International Fashion & Textile Design,其中有一個 Group Project,內容是要我們為一個Luxury Fashion Brand 發展另一門生意,就好像香港大陸所見的 Vivienne Westwood Café 。當然,那門生意要盡可能配合到、甚至能夠提升“Brand image”,而且要有發展(賺錢)潛質。有同學提議 Dior開花店 ; 有提議Chanel開食肆,主攻中式點心 ; 我提議 Jean Paul Gaultier開紋身店 。因為他推出過很多 tattoo系列的產品,包括鞋、手袋、香水、當然還有服飾......甚至 Crossover 了Diet Coke。

Jean Paul Gaultier tattoo collection

2018年6月28日星期四

牛仔褲的生存和生活

Posted by: Kathy Wong

嘗試在網上搜尋「生存與生活」,會發現有不少文章/討論以此作題目。有來自身無長物的基層「打工仔」; 有些是宗教文章 ; 亦有來自文化界的。不同人仕對相同題目會有不同的焦點。基層「打工仔」會訴說「生存」的困難,還能夠奢望有甚麼樣的「生活」! 宗教文章可能會聚焦在「生活」的真、善、美,說這才是「生存」的意義。而文化界會討論「理想與現實」,如何在「生活」和「生存」之間取平衡。

很多生活在富裕社會的人都少提「生存」,多講「生活」。生存的基本需要,似乎已經是「人人有份,永不落空」。但現實是 : 人類的「生存」只能夠在人類制度下進行。你是否可以隨隨便便找塊土地,種植和飼養自己食用的農作物和禽畜? (還記得我童年的時候,即使是居住屋邨,亦可以在街市買到一些小鷄小鴨飼養,現在還有這個可能嗎?) 你是否可以在任何空地上建屋自住? 隨意採摘果實? 隨意「打獵」? 隨意的遷徙到另一國家土地去避難或找尋食物? 正因為活在制度下,「生活」有時很難避免被扭曲以配合其他人,目的就是為了加強自己「生存」的籌碼。所以不要以為人類「生存」容易,比起某些界別的動物,人類可能更難得到「溫飽」,更難有「棲身之所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