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0月29日星期日

效益

Posted by: Kathy Wong

駕車經過隧道,有時都會想:為甚麼不用八達通代替人手收費,尤其是當前車使用大額鈔票,找贖都頗費時(但其實所講的都只是數十秒)。但想深一層,在今時今日的香港,能夠保留多一個人手職位,又似乎遠比一個大機構利用科技多賺一點錢好。

市場需求和科技進步,會影響商業運作,甚至社會結構。在英國未開始工業革命之前,歐洲的手工業是以家庭式運作,即使行業蓬勃發展,培育了大批富經驗的熟練工人,產量都無法滿足市場需要。十八世紀,英國的工業革命開創了用機器代替人手勞動,使家庭手工業變為工廠制度,好處是提高生產效能,但同時改變了社會結構,出現了資本家和勞動階層。我想很多人都明白未必人人可以做資本家,亦不介意以技術勞力去賺錢。勞動階層面對的苦况不在於「勞動」,在於「被動」。當科技行前一步,工人就要退一步,當市場需求降一點,他們收入就要減一點。資本家面對市場變化,往往會在「勞動力」方面「動手腳」。尤其是勞動力密集的行業:製衣。



有些文章會認為「衣食住行」的「衣」排在第一位是有其道理,因為沒有衣服蔽體,人的尊嚴也沒了,比捱餓更可怕。這只是城市人的想法,非洲土人可不會認同吧!衣服並不是消耗品,作為一般穿著(蔽體)或保暖作用,正常清洗,保持衛生整潔,每一件衣服可穿數年。如果多幾件交替穿著,有些衣服甚至可以穿上10年。而食物是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質,每日都需要,等同空氣和水,其重要性肯定比衣服大得多。

我個人認為,「衣食住行」在現時人類世界的「處境」是 :

「衣」在全球過剩,而其他幾方面仍有不足。

「衣」- 在全球都過剩。多得商家/品牌的推動,城市人的虛榮及不珍惜,使第三世界的居民,不愁沒有衣服穿。他們擔心的反而是一座座的衣服山,一個個的衣服堆填區,應如何處理?

「食」- 全球糧食不足,分佈不平均,是不爭的事實。每日新聞沒有報導「餓死」的消息,但相信因為營養不良而引致疾病,甚至是饑餓至死,在貧窮的地區日日發生。

「住」- 是空氣、水、食物之後,人類最重要的必需品。現代人不是遊牧民族,我們都需要一個安全可靠的地方棲息。可惜這項目大多操控在地主(政府/大地產商)手裏。人為政策影響「住」的質素和需求,居住環境和地區富裕進步不成正比。記得70、80年代,越南難民在香港難民營住的就是貨櫃屋(深水埗西九龍中心及長沙灣政府合署位置,前身就是難民營)。現屆政府建議興建貨櫃屋給香港市民居住,可想而知,「住」的處境是可以不進步,甚至往更差的情況走去。

「行」- 法國電影「平平安安上學去 On The Way To School」真實紀錄了赤貧地區的孩子上學路途有多崎嶇。別以為到處都是高鐵、Highway。在貧窮地區,要一條略為平坦的小徑也很難找。

「求過於供」,用科技加快生產當然是無可厚非。但當產品產量已經遠遠超出實際需要及地球負荷,還要不要追逐科技,代替已有的人力資源呢?

Burning deadstock? Sadly, 'Waste is nothing new in fashion'
又嚟?捐鞋去非洲……

最近有科技公司製造是了一部車縫機械人 (Sewbots),賣點是快,22秒可以生產一件T-shirt,不用車縫工人。初聽會覺得很不錯,省時間,成本亦會降低。可惜產品是全球已經過剩,數量多到地球也負荷不了的「衣服」。同樣是一天24小時;同樣是一個身軀,人類究竟要如何分配時間和身體各部份,消耗那些一式一樣的衣服。

中國血汗工廠拜拜!美裁縫機械人22秒做件衫


科學家發明及製造有智慧的機械人,有點像創造生命。如果是一群有智慧的納米機械人,感覺更像是創造了一個世界。但其實在地球以外遠觀這世界,每日營營役役上班的人類,不正是一群有智慧的納米機械人嗎?在地鐵月台,看著一大群「物質」湧向「輸送帶」,被「輸送帶」送去另一個位置,然後各自回到所屬單位,這不正正是在大型生產機器常見的情景嗎?

八十年代有一套很出名的日本電影叫「楢山節考 Ballad of Narayama」,年青一輩可能沒有聽過。這套戲的故事改編自日本作家深澤七郎在1956年所發表的一部同名小說。故事內容講述日本某原始山村,因為糧食不足,為求生存,村內有一個習俗,就是老人到了70歲,就要由長子背上山等死,為的就是省下一點糧食。這樣的故事在當年引起很大迴響討論。戲裡面,母親角色精明、有工作能力、充滿著大智慧(她刻意將門牙打碎,使自己看來蒼老些,配合別人心目中老人形象。而最後在山上,面對著其他老人屍體遺骸,都仍能安然坐著等待死亡。)這樣的一個人,沒有辦法為家庭或村民多做一點事,因為在制度下,她必須犧牲。整套戲充滿著人性原始一面,好似在說著「適者生存」,但那種又似乎只是動物界的「適者生存」,有大愛而欠缺人類智慧。

領導一個社會或一條村莊,是不是等同經營一盤生意? 被假定為沒有高效益的,全部都可以犧牲?除了有豐厚天然資源的國家,大部分國家發展初期都是依賴人力資源。這些人力資源從來沒有消失過,只是被資本家嫌棄,因為沒有帶給他們所認為的「高效益 (高利潤)」。科技發展當然是一種無可阻擋的趨勢,但只是「原始地」針對產能數量,其背後是不斷製造「窮人」(失業或低收入人士),然後不斷生產「賤物」(低成本欠品質貨品),這是否真的能帶給社會/世界好處?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